dào

道德


拼音dào dé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词性名词


道德

词语解释

道德[ dào dé ]

⒈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morals; ethics;

⒉  合乎道德的。

moral;

引证解释

⒈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
《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寧。”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⒉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⒊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
《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国语辞典

道德[ dào dé ]

⒈  人类共同生活时,行为举止应合宜的规范与准则。

《易经·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品德 德性

英语virtue, morality, ethics, CL:種|种[zhong3]

德语Moral

法语morale, éthique

分字解释


※ "道德"的意思解释、道德是什么意思由60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2.奥古斯都还矫正罗马人的道德风俗,甚至放逐她的女儿尤莉亚,原因是她通奸。

3.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

4.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寻求快乐的本性”,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躯都要受过它的支配,好像毫无办法的海草都要跟着潮水的涨落而摆动一般,这种力量不是议论社会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

5.除非所有人都获得自由,否则没有一个人能够是完全自由的,除非所有人都有道德,否则没有一个人能被称为完全是有道德的;除非所有人都过得快活,否则没有一个人能够称为是完全快乐的。斯宾塞

6.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发展和加深的最主要道德观念之一就是对祖国的义务。对祖国的义务的深刻意识,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开端和源泉。对什么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义务这个问题理解有多深,对祖国和理想有多忠诚,决定着其道德的成熟性、思想性和自觉程度。

7.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姑娘们对自己的美充满自豪感,对与男人的道德审美关系的纯洁性提出严格要求。

8.除要求法官应具备优良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外,还应具备深厚扎实的法律素养,精通法律专业,善于审判经验,严格依法办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保证法官公正行使裁量权,防止法官的恣意妄为和翻云覆雨。

9.中国古代的人性论者,由于囿于道德领域不能自拔,只看到了人性道德价值而忽视了人性的其它价值,以至于为性善和性恶打了两千多年的笔墨官司也没能对人性形成一个科学的评价。

10.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弗兰西斯·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