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例行公事例行公事的意思
xínggōngshì

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例子她这个秘书,每天只不过处理些文件例行公事而已。


基础信息

拼音lì xíng gōng shì

注音ㄌ一ˋ ㄒ一ㄥˊ ㄍㄨㄥ ㄕˋ

正音“行”,不能读作“háng”。

感情例行公事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于形势主义的工作。

辨形“例”,不能写作“列”。

歇后语瞎打照明弹壮胆

谜语瞎打照明弹壮胆

近义词公事公办、依样葫芦

反义词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英语routine duties

俄语теущая работа

日语おきまりのつとめ

德语Routine(Routineangelegenhei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例行公事的意思解释、例行公事是什么意思由60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习非成是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朝令夕改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断香零玉 比喻女子的尸骸。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断章截句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偶语弃市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药石无效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