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蔌山肴的成语故事


野蔌山肴

拼音yě sù shān yáo

基本解释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暂未找到成语野蔌山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野蔌山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手遮天 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鉴影度形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慷慨悲歌 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